武禮規范
(一)武術行禮的方式
1、 徒手禮
(1)抱拳禮
此禮法是由中國傳統“作揖禮”和少林拳的抱拳禮(四指禮),加以提煉、規范、統一得來的,并賦予了新的涵義,這是在國內外一直被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禮法。
行禮的方法是: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攏伸直成掌,拇指屈攏;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貼右拳面,左指尖與下頦平齊。右拳眼斜對胸窩,置于胸前屈臂成圓,肘尖略下垂,拳掌與胸相距20--30厘米。頭正,身直,目視受禮者,面容舉止自然大方(圖1)。武術散手在戴拳套練習和比賽時,可模擬似地行抱拳禮,兩關套合抱于胸前即可(圖2)
抱拳禮的具體涵義是:①左掌表示德、智、體、美“四育”齊備,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驕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習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亂”,“武不犯禁”,以此來約束、節制勇武的意思。②左掌右拳攏屈,兩臂屈圓,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謙虛團結,以武會友。③左掌為文,右拳為武,文武兼學,虛心、渴望求知,恭候師友、前輩指教。
(2)注目禮
并步站立,目視受禮者或向前平視,勿低頭彎腰,表示對受禮者的恭敬、尊重(圖3)。若表示對行禮者答諾或聆聽指教受益時,可微點頭示意(圖4)。
2、持器械禮
此禮是習練武術器械時行施的禮節,禮儀內涵同“抱拳禮”。
(1)抱刀禮
左手抱刀,屈臂使刀橫于胸前,刀身斜向下,刀背貼附于小臂上,刀刃向上;右手拇指屈攏成斜側立掌,以掌根附在左腕內側;兩腕部與鎖骨窩同高,兩臂外撐,肘略低于手;目視受禮者(圖5)。 |
 |
(2)持劍禮
左手持劍,屈臂,使劍身貼小臂外側,斜橫于胸前,刃朝上下;右手拇指屈攏成余側立掌,以掌根附于左腕內側;兩腕部與鎖骨窩同高,肘略低于手,兩臂外撐;目視受禮者(圖6)。
(3)持棍禮
右手握棍把段(靠棍把三分之一處),屈臂于胸前,棍身直立,棍梢向上;左手拇指屈攏成側立掌,掌指向上,掌心與右手指根節指面相貼;兩臂外撐,肘略低于手,兩手與鎖骨窩同高;目視受禮者(圖7)。
(4)持槍禮
右手握槍把端,屈臂于胸前,槍身直立,槍尖向上;左手拇指屈攏成側立掌,掌指向上,掌心與右手指根節指面相貼,兩臂外撐,肘略低于手,兩手與鎖骨窩同高;目視受禮者(圖8)。
其它器械的持器械禮,參照上述規范統一。不再一一列舉。 |
 |
3、遞械禮
(1)遞刀禮
并步直立,左手托護手盤,右手托刀前身,使刀平橫于胸前,刀刃向里;目視接刀者(圖9)。
(2)遞劍禮
并步直立,左手托護手盤,右手托劍前身,使劍橫于胸前,劍尖朝右;目視接劍者(圖10)。 |

圖9
圖10 |
(3)遞棍禮
雙手靠近握棍于把段(靠近棍把段約棍身1/3),左手在上,兩臂屈圓,使棍豎于體前,棍梢端朝上;目視接棍者(圖11)。
(4)遞槍禮
雙手握槍于把段處,左手在上,兩臂屈圓,使槍垂直于體前,槍尖朝上;目視接槍者(圖12)。
2、接械禮
(1)接刀禮 |

圖11
圖12 |
開步站立,左手掌心朝上托刀于遞刀刃者兩手之間,右手心朝下接握刀柄;目視右手接刀(圖13)。
(2)接劍禮
并步直立,左手掌心朝上,托劍于遞劍者兩手之間,右手手心朝下接握劍柄;目視右手接劍(圖14)。
(3)接棍禮
并步直立,兩手虎口朝上,上下靠攏,左手在上,靠近遞棍者手下部接握;目視雙手接棍(圖15)
(4)接槍禮
并步直立,兩手虎口朝上,上下靠攏,左手在上,靠近遞槍者手下部接握;目視雙手接槍(圖16)。
其它器械的遞接禮,參照上述規范統一,不再一一列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