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aiyaoyue.jpg)
武術源于中國而屬于世界,屬于體育而高于體育。武術是思想與肢體語言的結合、是藝術與美學的結合、是力量與技能的結合,武術是一門開發人大腦和肢體相互協調發揮運動、提振全人類精神意志的科學技術。一個國家文化的提升可以升華一個民族的思想;武術的振興可以提升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一個有思想的民族是有理想有目標的民族。一個有精神的民族這個國家才會越來越強大。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更因少林功夫而著稱于世。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科教興國”戰略,以武術為代表,包括國畫、書法、京劇等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內外蓬勃發展。武術文化以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與倫比的魅力在全球文化市場占領了重要地位,在全球形成了習武熱潮!
在冷兵器時代,武術的作用尤其突出,人類進入高科技時代的今天,武術依然有著無窮的魅力。經過上下五千年的演練實踐,武術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攻防技巧和健身運動, 而且具備了更加博大的文化內涵。她以豐富的肢體語言和直觀的表現形式向世界各國人民傳遞著中華文明的信息。中華武術的文化涵蓋了政治經濟學、軍事學、外交禮儀學、運動醫學、技擊格斗學、肢體語言學、美學、哲學、力學等多種學科?梢哉f,包羅萬象的武術文化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一張精美的名片,更是中國傳統文化進軍世界的主力軍。
根據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總結出“物競天擇,勢者生存”和“物競天擇,實者生存”的理論,這里的“勢”和“實”指的是生存能力、和競爭實力。要生存發展,只是適應還不行,還要有強大的生存能力和競爭實力,才能更好的發展壯大自己。草原上的牛羊很適應環境,但是遇到虎狼時、也只有面臨被吃掉的命運,因為它們的生存能力不夠強大。所以,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要想生存發展,必須不斷壯大自己。對于習武之人來說,掌握高超的武術功夫,就是具備了強大的生存能力,可以在擂臺上擊倒對手,這就是生存法則中的優勝劣汰。我曾根據自己多年習文練武的經驗總結出“凡好文武者,必終身求之而不懈,只有這樣,才能永立于群雄之巔”。我們的國家需要強大,我們的民族需要強大,我們的人民需要強大。習武可以陶冶情操,磨練意志;習武可以振奮民族精神,改變我們的精神面貌;習武可以讓我們變得強大,練武之人練得就是精氣神。一個人活著,要有精神追求和遠大的理想和目標,這樣才能走向成功。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功夫。唱歌、演奏樂器有功夫;寫詩作詞練書畫有功夫;建筑上也有功夫,比如中國的故宮和鳥巢,埃及的金字塔和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體現了古人和今人的建筑設計水平,讓世人為之驚嘆!功夫在武術方面表現得尤其突出。“功夫是時間加汗水的結晶”。古云:“要想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千錘百煉后,永鑄座右銘”。習武之人要用科學的理念不斷磨練自己,提高功夫水平,提升思想境界,成為武術這一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一個武人,武功高強、并不意味著他就可以為所欲為,習武之人首先要講武德,俗話說,“未曾學武先學禮,未曾學武先學德”?鬃犹岢“治國以禮,為政以德”,江澤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國”,胡錦濤總書記提出“八榮八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行為準則。大到國家,小到個人,無德、則無法立足于社會。一個武人,無德、就會危害社會。武人的德和禮,突出表現在武人的謙恭和博大胸懷;我總結出“習武之道,忍讓為高”,武人不光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還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唯有如此,才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武人,憑借高強的武功報效國家,造福人類。
2008北京奧運為中國武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盡管它只是一個特設比賽項目,但畢竟邁進了奧運會的大門。奧運經濟的巨大影響將進一步推動武術產業化、市場化的進程。
“以武術的魅力而贏得世界”是每一個習武之人的理想。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創新武術文化,提升武術文化的魅力,提高武術人的社會知名度、社會影響力、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2009年初,我們創辦了世界最大的功夫媒體——全球功夫網和全球功夫雜志,經過半年的運作,在武術界同仁及社會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10年1月16日,我們在國際會議中心、成立全球功夫網專家委員會暨首屆武術高峰論壇。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中國武術院的數任最高領導出席會議,國內外武術界名家云集,目的是海納國內外功夫名家和武術精英,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把以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為代表的優秀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希望全球功夫網和全球功夫雜志成為展示中華民族文化的平臺,宣傳推廣各位專家的優秀思想和先進理念,組建一支老中青結合的專家團隊,引領全球功夫文化最新潮流。我們要做到以中國市場為基礎,以獲取全球市場為目標,從而放眼全球胸懷世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我們要樹立全球意識,全球化視野,全球化思想,全球化定位。為把全球功夫網建設成為、體現中華民族和世界優秀文化的宣傳舞臺,做最豐富、最有深度、最具特色、最有魅力、最有權威的全球功夫網絡而做出新的貢獻!